收藏本站|欢迎光临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,请收藏本站方便下次登录!

 
 
  • 版 次:1
  • 页 数:464
  • 字 数:500000
  • 印刷时间:2013-8-1
  • 开 本:16开
  • 纸 张:胶版纸
  • 印 次:1
  • 包 装:平装
编辑推荐
1.零基础也能无师自通、无师自用:
  语述基础化、生活化,即使没有任何医学基础的人也能看懂、会用,每种病症的介绍结构为:病因分析——直达病灶的主治穴位(配图)——快速取穴、用穴(配图)——辅助疗法之食疗法——病例参考,他人经验为己用——医嘱,日常注意事n。
  2.方法简单明了,易操作:
  没有无用篇章,没有累赘语句,一种疾病一分钟即可掌握治疗方法,教你快速取穴、用穴窍门,所用穴位均配图,方便查用。
  3.全家适用,病症种类全:
  涉及人体八大系统的500多种病症,全家老小皆适用。
  4.超值赠送:
   “上班族常见病自我经穴按摩操”示范光盘;
   全彩版“标准全身经络穴位快速查找”挂图。
内容推荐
本书分两大部分,共12个章节。
  第一部分为“基础篇”,内容为:
  1.按摩的发展及原理;
  2.31种常见按摩手法详解及操作前、中、后的注意事项等。
  第二部分为“应用篇”,内容为:
  1.影响人体健康的361个重要穴位的快速取穴、用穴方法。
  2.120种人体八大系统常见病症按摩防治疗方:如感冒、咳嗽、哮喘等呼吸
  系统疾病;胃痛、呃逆、泄泻、便秘、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;癃闭、遗精、阳痿、早泄等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;眩晕、头痛、神经衰弱、脑卒中后遗症、不寐等神经系统疾病;痔疮、肩周炎、颈椎病、慢性腰肌劳损、坐骨神经痛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外科疾病;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带下病、产后汗证、产后腹痛等妇科疾病;近视、耳鸣、鼻炎、牙痛、慢性咽喉炎等五官科疾病等。
  3.100个简单易操作的美白养颜、护发美体、痤疮、酒渣鼻、脱发、白发、丰胸、减肥等美容美体按摩方。
  4.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常见病症的有效按摩疗方。
  5.500个简单、易操作的从头养到脚的养生按摩古方。
  6.80种常见食材的食疗偏方及中药配方辅助治疗。
作者简介
洪杰:中医世家第四代继承人。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。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理事,中国卫生部援外医疗队队长,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中医理疗中心客座教授。主持和参与国家级、省级重要科研课题十余项,并多次获得国家级、省级奖项。发表医学论文三庇嗥,编写出版医学著作三十余部。杨东雨:执业中医师,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。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,曾拜师习医十年,为研习中医打下了重要的基础。现为针灸推拿学硕士,临床善于采用中医药和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头痛、高血压、失眠、哮喘、痛经、乳腺增生、滑膜炎、痤疮等疾濉:榧捂海褐幸绞兰业谖宕继承人。针灸推拿医学硕士,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师,参与省级科研课题三项,编写出版医学著作十余部。临床擅长针灸治疗各种急症、痛证,以及失眠、哮喘、便秘、泄泻、尿失禁等杂症。
在线试读部分章节
第七章 妇科疾病
  第一节 月经不调
  一、概述
  妇科中月经不调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,广义的月经不调,泛指一切月经病;狭义的月经不调仅仅指月经的周期、经色、经量、经质出现的异常改变,并伴有其他症状,它包括月经先期、月经后期、月经先后无定期
  月经多与肝、脾、肾关系密切,肾气旺盛,肝脾调和,冲任脉盛,则月经按时而下。若素体阳盛,过食辛辣,助热成火;或情志急躁,肝郁化火,热扰血海;或久病阴亏,阴虚内热,热扰冲任;或饮食不节,劳倦过度,思虑伤脾,脾虚而统摄无权,而致月经先期。若外感寒邪,寒⊙脉;或久病伤阳,运血无力;或久病体虚,阴血亏损;或饮食劳倦伤脾,化源不足,而致月经后期。若情志抑郁,疏泄失常;或肝气不疏,血瘀气滞;或肾气亏虚,失其封藏,冲任失调,以致血海溢蓄失常,使月经先后无定期。
  
  二、中医按摩治疗
  【定穴】
 ∑海、关元、中极、血海、阴陵泉、三阴交、肾俞、八髎、章门、期门、肝俞、膈俞。
  【取穴】
  胸腹部的气海、关元、中极;背腰部的肾俞、八髎、章门、期门、肝俞、膈俞;下肢部的血海、阴陵泉、三阴交。
  气海: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1.5寸;关元: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3寸;中极: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4寸;血海:屈膝,在大腿内侧,髌底内侧端上2寸,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;阴陵泉:在小腿内侧,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;三阴交:在小腿内侧,当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;肾俞:在囟腰椎棘突旁开1.5寸处;八髎:位于骶椎。又称上髎、次髎、中髎和下髎,左右共8个穴位,分别在第一、二、三、四骶后孔中;章门:在侧腹部,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;期门:在胸部,当乳头直下,第六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;肝俞:在背部,当第九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;膈兀涸诒巢浚当第七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  【简便取穴】
  气海:用仰卧的姿势,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,直线联结肚脐与耻骨上方,将其分为十等分,从肚脐3/10的位置,即为此穴;关元:取穴时,可采用仰卧的姿势,前正中线上,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条直线,将此线五等分,从肚脐往下3/5处,即是此穴;中极:可采用仰卧的姿势,位于人体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具将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,由下向上1/5处;血海:屈膝,以对侧手掌按其膝盖,示指、中指、环指、小指向膝上伸直,拇指向膝内侧约呈45°角斜置,指端尽处取穴;阴陵泉:患者应采用咦或仰卧的取穴姿势,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,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;三阴交: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,内踝尖上四指,胫骨内侧缘后一指;肾俞:俯卧位,两腰骨高点平第四腰椎,向上数2个腰椎,向两侧排开两横指即是;八髎:腰骶部两高骨连线平第四腰椎,向下数分别在第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椎骨突出之间的凹陷中。章门:仰卧位,先定第四肋间隙的乳中穴,并于其下七肋(第十一肋间)游离端处取穴。期门:仰卧位,先定第四肋间隙的乳中穴,并于其下二肋(第六肋间)处取穴。肝俞:先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正中有1个骨性的突起,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,向下数9个这牡耐黄穑这是第九胸椎棘突,再往两边两横指处;膈俞:先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正中有1个骨性的突起,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,向下数7个这样的突起,这是第七胸椎棘突,再往两边两横指处。
  【操作】
  1.患者仰卧位,医者坐其右侧。
  2.用右手掌拂摩患者的下腹部(幕颊哂蚁赂箍始向上与脐平后,再向左移动至左脐旁,再向下与中极穴位平后,向右下腹移动,如此反复,手法移动要缓慢)约10分钟。
  3.再用拇指侧端反复推按气海、关元、中极穴,每穴2~3分钟。
  4.拇指按揉双侧的血海、阴陵泉、三阴交穴,每穴2分钟。
  5.患者俯卧位,医者坐或立于其体侧。
  6.用拇指按揉肾俞和八髎穴,每穴2~3分钟。
  7.随后用手掌擦肾俞和八髎穴,以透热为度,结束治疗。
  【疗程】
  治疗10次为1个疗程,一般3个疗程即可痊愈;较重者及缠绵不愈者,每日或隔日1次,直至症状全部消失。
  
  三、反射区按摩治疗
  (一)面部反射区按摩治疗
  【反射区】
  子宫、肝、脾(见图7-1)。
  【操作】
  1.患者取仰卧位,放松紧张情绪,医者坐于患者头侧,在施术部位均匀涂抹按摩介质。
  2.医者用手掌拂摩和拇指平推患者面部,反复20~40次,使面部放松并产生温热感。
  3.用中指按揉子宫区,频率为每分钟60~100次,按揉3~5分钟,至局部产生温热感。
  4.点按子宫区,以患者适应为度,且应逐渐加力,手法做到柔和渗透,以患者面部反射区上出现酸、胀、痛的感觉为度。
  5.点按肝区、脾区,频率为每分钟100~200次,点按3~5分钟,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。
  6.重复上述步骤2,医者用手掌拂摩和拇指平推患者面部,反复20~40次,做面部放松,结束治疗。
  (二)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
  【反射区】
  肾上腺、脾、肝、肾、子宫、生殖腺、腹腔神经丛、下腹部、输尿管、膀胱(见图7-2、图7-3、图7-4、图7-5)。
  【操作】
  1.在全足均匀地涂抹上按摩介质,如凡士林等。
  2.全足放松操作:
  (1)双手轻握足内侧、足外侧,从踝部至脚趾3~5次。
  (2)两手握足,两拇指相对于足底倨溆嗨闹肝兆惚常两拇指相对,由足跟推向脚趾,手法轻柔,操作3~5次。
  (3)两手交替轻轻拍打足背,至足背微微发红为度。
  3.检查心脏反射区,随时了解心脏的状态。
  4.按摩肾、输尿管和膀胱3个反射区,这3个反射区被称为“基本反射区”,促进排泄系统的功能,将体内有毒物质和代谢不良产物排出体外。
  5.用拇指点按肾上腺、脾、生殖腺反射区30~40次,按揉1分钟左右,以酸胀或微微疼痛为度。
  6.用拇指由外向内推肝、肾、子宫、生殖腺、下腹部反射区,推10~20次。
  7.用拇指由外向内按揉腹腔神经丛,持续35分钟。
  8.重复上述步骤4,按摩肾、输尿管和膀胱3个反射区,促进治疗后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尽快排出体外。
  9.重复上述步骤2,再次进行全足放松操作,结束治疗。
  (1)双手轻握足内侧、足外侧,从踝部至脚趾3~5次。
  (2)两手握足,两拇指相对于牡祝其余四指握足背,两拇指相对,由足跟推向脚趾,手法轻柔,操作3~5次。
  (3)两手交替轻轻拍打足背,至足背微微发红为度。
  【作用】
  调和气血。
  【注意事项】
  1.按摩之前要选择恰当的体位,即患者感觉舒适放松,可维持较长时间,又有利于医生的手法操作。
  2.掌握好手法刺激的强度,一般采取轻柔的手法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。
  3.操作过程中有多种手法,操作时需要经常变换手法的种类,所以要求操作者手法变换自然、连续不间断,如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。
  
  四、病例
  冯某信,27岁,2009年6月7日初诊。主诉:月经来潮无规律半年。上次月经延迟10日,量少,伴胸闷,两胁不舒,腹胀纳呆。舌淡红苔薄白,脉虚细。诊断:月经不调。辨证为肝郁脾虚证。治疗方法:取穴:气海、关元、中极、血海、阴陵泉、三阴交、肾俞、八髎、章门、期门、肝俞、膈俞。凶鳎1.患者仰卧位;医者坐其右侧,用右手在患者的下腹部做掌摩法(从患者右下腹开始向上与脐平后,再向左移动至左脐旁,再向下与中极穴位平后,向右下腹移动,如此反复。手法移动要缓慢)约10分钟;再用一指禅推法施于气海、关元、中极穴,每穴2~3分钟;拇指按揉法于双侧的泻!⒁趿耆、三阴交穴,每穴2分钟。2.患者俯卧位,医者坐或立于其体侧,用拇指按揉肾俞和八髎穴,每穴2~3分钟,随后用擦法擦肾俞和八髎穴,以透热为度,结束治疗。
  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全身症状明显减轻,连续治疗1个月,随访半年月经周期恢复正常。
  【疗程】
  治疗10次为1个疗程,一般3个疗程即可痊愈;较重者及缠绵不愈者,每日或隔日1次,直至症状全部消失。
  
  五、还可以这样做
  (一)家用食疗方
  山药栗子猪肚煲:鲜山药去皮,洗净,切块待用,栗子去皮洗净待用,猪肚用面粉或精盐、醋反复搓洗数次后,用水洗净切块,加姜、酒、清水适量,煲至八成熟后,加山药、栗子煲熟加适量精盐即可。有健脾和胃,益肾调经之功。
  (二)家用小偏方
  柴胡、当归、白芍、白术、茯苓、丹皮、栀子各10克,甘草5克,每日1剂,水煎服。此方舒肝清热、健胃养血。适用于两肋胀,倦怠食少,月经提前。
  (三)自我保健
  1.患者仰卧位,以一手掌心贴于小腹部,另一手按其手背上,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,约3分钟。
  2.患者坐位,以一手拇指螺纹面,紧贴三阴交、血海穴,用力按揉2~3分钟;然后两手掌根紧按腰部,用力上下擦动,动作要迅速有力,至发热为止。
  上述方法坚持每日1次。
  六、医嘱
  1.注意饮食起居,不贪食生冷、寒凉、油腻之品。经期避受风寒,忌冒雨涉水。
  2.注意调节情志,消除恐惧、焦虑情绪。
  
  
  第二节 痛 经
  
  一、概述
  凡在月经周期或行经前后,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,或痛引腰骶,甚则剧痛昏厥者,称为痛经,亦称经行腹痛。其中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或功能性痛经,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称为继发性痛经。
 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舒,肝气郁结,气机不畅,血不能随气流通>以致经血滞于胞宫而作痛;或久居潮湿之地,或经期冒雨涉水或过食生冷,以致寒湿客于胞宫,气血运行不畅所致;又可因素体虚弱或脾胃虚弱,生化乏源;或久病伤耗气血,以致精血不足胞脉失养而作痛。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原因多与生殖器局部病变,内分泌,神经,精神因素等有关>
  痛经发病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为主证,疼痛一般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数小时,月经开始后疼痛逐步或迅速加剧,历时1~2小时到2~3小时不等。表现为下腹痛或腰骶部疼痛,常为阵发性绞痛,严重时可放射到股前内侧,少数延伸到膝下或腿后部。有些伴有面色苍白,出冷汗、>发凉,恶心,呕吐,甚至晕厥,虚脱等症。
  
  二、中医按摩治疗
  【定穴】
  关元、气海、血海、三阴交、足三里、脾俞、胃俞、肾俞等穴。
  【取穴】
  胸腹部的关元、气海、脾俞、胃俞、肾俞;下肢部的血海、三阴交、足三里。
  关元>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3寸;气海: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1.5寸;血海:屈膝,在大腿内侧,髌底内侧端上2寸,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;三阴交:在小腿内侧,当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;足三里:屈膝,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下3寸,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;脾俞:在背部,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;胃俞:在背部,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;肾俞: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.5寸处。
  【简便取穴】
  关元:取穴时,可采用仰卧的姿势,前正中线上,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条直线,将此线五等分,从肚脐往下3/5处,皇谴搜ǎ黄海:用仰卧的姿势,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,直线联结肚脐与耻骨上方,将其分为十等分,从肚脐3/10的位置,即为此穴;血海:屈膝,以对侧手掌按其膝盖,示指、中指、环指、小指向膝上伸直,拇指向膝内侧约呈45°角斜置,指端尽处取穴;三阴交: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,货准馍纤闹福胫骨内侧缘后一指;足三里:找穴时左腿用右手、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,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,指尖处即是;脾俞:先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正中有1个骨性的突起,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,向下数11个这样的突起,这是第十一胸椎棘突,再往两边两横指处;胃俞:先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正中有1个骨性的突起,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,向下数12个这样的突起,这是第十二胸椎棘突,再往两边两横指处;肾俞:俯卧位,两腰骨高点平第四腰椎,向上数2个腰椎,向两侧排开两横指即是。
  【操作】
  1.患者仰卧位,医者坐于患者右侧
  2.用手掌拂摩小腹(摩法方向逆时针,腹部移动方向顺时针,手法要求深沉缓慢)。
  3.同时配合按揉关元、气海穴,时间约10分钟。
  4.患者仍取仰卧位,医者坐于患者体侧。
  5.按揉血海、三阴交、足三里穴,每穴约2分钟。
  6.患者俯卧位,医者坐或立其体侧。
  7.用拇指侧端或螺纹面平推腰部脊柱两旁,重点在肝俞、脾俞、肾俞穴,每穴1~2分钟。
  8.最后用手掌摩擦督脉八髎穴,以透热为度。
  【疗程】
  治疗10次为1个疗程,一般3个疗程即可痊愈;较重者及缠绵不愈者,每日或隔日1次,直至症状全部消失。
  
  三、反射区按摩治疗
  (一)面部反射区按摩治疗
  【反射区】
  子宫、肝、脐(见图7-6)。
  【操作】
  1.患者取仰卧位,放松紧张情绪,医者坐于患者头侧,在施术部位均匀涂抹按摩介质。
  2.医者用手掌拂摩和拇指平推患者面部,反复20~40次,使面部放松并产生温热感。
  3.用中指按揉子宫区,频率为每分钟60~100次,按揉3~5分钟,至局部产生温热感。
  4.点按子宫区,以患者适应为度,且应逐渐加力,手法做到柔和渗透,以患者面部反射区上出现酸、胀、痛的感觉为度。
  5.点按肝区、脐区,频率为每分钟100~200次,点按3~5分钟,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。
  6.重复上述步骤2,医者用手掌拂摩和拇指平推患者面部,反复20~40次,做面部放松,结束治疗。
  (二)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
  【反射区】
  肾上腺、脾、肝、肾、子宫、生殖腺、腹腔神经丛、下腹部、输尿管、膀胱(见图7-7、图7-8、图7-9、图7-10)。
  【操作】
  1.在全足均匀地涂抹上按摩介质,如凡士林等。
  2.全足放松操作:
  (1)双手轻握足内侧、足外侧,从踝部至脚趾3~5次。
  (2)两手握足,两拇指相对于足底,其余四指握足背,两拇指相对,由足跟推向脚趾,手法轻柔,操作3~5次。
  (3)两手交替轻轻拍打足背,至足背微微发红为度。
  3.检查心脏反射区,随时了解心脏的状态。
  4.按摩肾、输尿管和膀胱3个反射区,这3个反射区被称为“基本反射区”,促进排泄系统的功能,将体内有毒物质和代谢不良产物排出体外。
  5.用拇指点按肾上腺、脾、生殖腺反射区30~40次,按揉1分钟左右,以酸胀或微微疼痛为度。
  6.用拇指由外向内平推肝、肾、子宫、生殖腺、下腹部反射区,推10~20次。
  7.用拇指由外向内按揉腹腔神经丛,持续3~5分钟。
  8.重复上述步骤4,按摩肾、输尿管和膀胱3个反射区,促进治疗后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尽快排出体外。
  9.重复上述步骤2,再次进行全足放松操作,结束治疗。
  (1)双手轻握足内侧、足外侧,从踝部至脚趾3~5次;
  (2)两手握足,两拇指相对于足底,其余四指握足背,两拇指相对,由足跟推向脚趾,手法轻柔,操作3~5次;
  (3)两手交替轻轻拍打足背,至足背微微发红为度。
  【作用】
  通调气血。
  【注意事项】
  1.按摩之前要选择恰当的体位,即患者感觉舒适放松,可维持较长时间,又有利于医生的手法操作。
  2.按摩操作过程中,一般应遵循“轻—重—轻”的原则,即前后1/4的时间手法刺激量轻一些,中间一段时间手法刺激量相对重一些,体现出一定的轻重节奏变化。
  3.操作过程中有多种手法,操作时需要经常变换手法的种类,所以要求操作者手法变换自然、连续不间断。
  
  四、病例
  吴某,女,32岁,2009年11月8日初诊,主诉:痛经2年,近半年加重而来诊。两年前月经期受凉致痛经,近半年痛经加重,经色紫黯,夹有血块。舌质黯红,苔白,脉弦。诊断:痛经。辨证为寒凝瘀滞证。治疗方法取穴:关元、气海、血海、三阴交、足三里、脾俞、胃俞、肾俞等穴。操作:1.患者仰卧位,医者坐于患者右侧,用摩法治疗小腹(摩法方向逆时针,腹部移动方向顺时针,手法要求深沉缓慢),同时配合按揉关元、气海穴,时间约10分钟。2.患者仍取仰卧位,医者坐于患者体侧,用按揉分别施治于血海、三阴交、足三里穴,每穴约2分钟。3.患者俯卧位,医者坐或立其体侧,用一指禅推法治疗腰部脊柱两旁,重点在肝俞、脾俞、肾俞穴,每穴1~2分钟,或用滚法在腰脊两旁治疗,约5分钟,然后再按揉上述穴位,每穴2分钟,最后用擦法擦督脉八髎穴,以透热为度。
  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全身症状明显减轻,连续治疗至月经来潮,未出现痛经。
  【疗程】
  10次1个疗程,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个疗程;较重者及缠绵不愈者,每日或隔日1次,直至症状全部消失。
  五、还可以这样做
  (一)家用食疗方
  山楂肉15克」鹬5克,红糖30~50克,将山楂肉、桂枝装入瓦煲内,加清水2碗,用文火煎剩l碗时,加入红糖,调匀,煮沸即可。温经通脉,化瘀止痛。主治妇女寒性痛经症。
  (二)家用小偏方
  吴茱萸、当归、阿胶、麦冬各9克,芍药、川芎、人参、桂枝、牡丹皮、半夏、生姜、甘草6克,每日1剂,水煎服。此方温经散寒,祛瘀养血。适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痛经。
  (三)自我保健
  1.患者仰卧,两下肢屈曲,腹肌放松,一手掌心贴小腹部,另一手按其手背上,做摩小腹法(顺时针方向为佳)约2分钟。
  2.一手拇指紧贴血海、三阴交、足三里穴处做按揉,每穴2分钟。
  3.两手掌根紧按腰部,用力上下擦动,至发热为止。
  
  六、医嘱
  1.注意饮食起居,不贪食生冷、寒凉、油腻之品。经期避受风寒,忌冒雨涉水。
  2.注意调节情志,消除恐惧、焦虑情绪。
  3.月经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过重的体力劳动。
书摘与插画